鄢家河初中“道德講堂”活動方案
鄢家河初中“道德講堂”活動方案
鄢家河初中“道德講堂”活動方案 為深入學習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進一步推進鄢家河初中道德講堂建設工作,提升師生文明道德素質,決定在全校范圍內廣泛開展“道德講堂”建設工作,特制定本方案:一、道德講堂活動宗旨:
以 “三個代表”和“科學發展觀”重要思想為指導,深入學習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全面實施《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》,以“身邊人講身邊事、身邊人講自己事、身邊事教身邊人、身邊人講教育名家事”的形式,圍繞社會公德(禮儀)、職業道德(誠信)、家庭美德(和睦)、個人品德(友善)四個方面開展活動,廣泛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為鞏固“文明城市”創建成果,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強大的思想道德基礎。
二、活動內容
(一)開講流程。開展“道德講堂”活動時,參照以下“八個一”流程進行,即“唱一首歌曲”:每一次開講前,組織學唱一首道德講堂主題歌曲;“看一部短片”:圍繞主題,組織師生觀看一部道德建設先進人物事跡的短片;“誦一段經典”:組織師生誦讀一段中華經典語錄、時代理論格言或道德名句;“講一個故事”:講述一個發生在大家身邊的體現民族傳統美德、優秀革命道德與時代精神的典型事例;“作一番點評”:由師生評議身邊好人故事,講述心中感受,品悟道德力量,升華自身境界;“背誦一句格言”:組織參加活動所有人員背誦一句格言;“送一份祝福”:組織師生對當天活動先進人物送去祝福,如:祝愿好人一生平安,好人有好報等。“發善心”:參加活動的人表示做一個講道德的、善良的好人,如:做夷陵(鄢中)好人、道德模范等。
(二)隊伍建設。以“自身素養強、道德素質高、文化修養好”為標準,組建專兼職結合的社會化宣講隊伍。一是要組織培訓一批專門的主持人和宣講員隊伍,充分利用各類宣講素材,到師生中間進行巡回宣講。二是組織道德模范、身邊好人、美德少年等先進典型作為宣講員,邀請他們現身說法,傳遞道德。三是組織“有道德的人講道德”,吸引廣大師生講自己、講他人、講身邊的道德故事,使師生成為“道德講堂”的主人。
(三)宣講對象和內容。一是學生,主要以倡導“五心教育”(忠心獻給祖國、愛心獻給社會、關心獻給他人、孝心獻給父母、信心留給自己)、“奉獻社會、提升自己”等為主要內容,通過對在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,吸引和拉動學校、家庭、社會成員共同參與道德建設。二是老師,主要以“身邊人講身邊事、身邊人講自己事、身邊事教身邊人、身邊人講教育名家事”等為主要內容,通過學校講壇,傳播正能量。
(四)講堂形式。以“我聽、我看、我講、我議、我選、我行”為主要模式,充分尊重師生意愿,設計多樣化宣講形式,使師生易于參與、樂于參與。
我聽:以培訓報告、巡回講演等形式,聽凡人道德故事,悟模范優秀品質。
我看:以演繹展示、學習發現等形式,把典型的事跡和品質形象化、具體化,使之更加可親可敬可信可學。
我講:以自我推薦、自我宣講等形式,講教育名家、群眾自己和身邊的道德故事,展示道德智慧,傳播道德力量。
我議:以辯論討論、總結點評等形式、評議身邊好人故事,挖掘精神實質,不斷升華自身道德境界。
我選:以師生評選、菜單式宣講等形式,由師生評選先進人物;師生選擇每一次宣講的人物、主題和時間等。
我行:以實踐轉化、提升素質為目標,引導師生在認知、接受先進人物的優秀品質后,群起效仿,轉化行為。
(六)時間安排。每月最少開講一次,根據實際,確定開講主題,靈活設計,吸引師生廣泛參與;每次開展活動情況要以文字報道、現場圖片、視頻資料等形式進行整理歸檔;要有具體的活動計劃和活動記錄;要發動廣大師生自覺參與,強化道德修養,提升道德素質。
三、組織保障
成立鄢家河初中“道德講堂”建設領導小組,成員如下:
組 長:陳 雷
成 員:鄧光敬、肖枝庭、張正周、朱先兵、黃文華
? |